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部于2024年启动了“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手绘地图”项目。我校高度重视、积极响应,由党委宣传部统筹牵头,马克思主义学院承接,历经一年精心创作与反复打磨,最终作品成功入选教育部《2025“大思政课”手绘地图》,并获“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发展研究中心来信表彰,为我校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再添标志性成果。
在“手绘地图”项目推进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王宇琴、刘林带领学生团队在宣传部融媒体中心、地理与环境学院、设计学院的共同协助下,联合赵梦桃纪念馆制作了实践教学资源《传承梦桃精神,做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赵梦桃纪念馆虚拟仿真展馆》,绘制了赵梦桃纪念馆手绘元素。
在《传承梦桃精神,做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作品的拍摄过程中,师生团队走进赵梦桃纪念馆,结合展馆解析梦桃精神,深挖思政内涵。作品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赵梦桃小组的亲切勉励,带领师生走进赵梦桃纪念馆,以“一个人、一个小组、一种精神”为主线,讲述了赵梦桃及赵梦桃小组的先进事迹,共同学习梦桃精神。旨在通过“场馆里的思政课”,引导大学生自觉弘扬和传承梦桃精神,启发青年学子勇担民族复兴的使命,争做新时代的最美奋斗者,做新时代好青年,为实现中国梦注入青春能量。
在绘制赵梦桃纪念馆手绘元素时,团队以赵梦桃纪念馆这一标志性建筑为原型,运用彩绘艺术手法生动再现展馆风貌。经过多次精心打磨与细节调整,手绘元素兼具艺术观赏性与思想教育性,实现了美育与价值观传递的有机统一,在提升教学资源感染力与传播力的同时,也为梦桃精神的传承注入了视觉化的活力。目前,我校制作的“手绘地图”项目实践教学资源已上传至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数字地图平台,面向全国展播。
此次入选教育部“大思政课”手绘地图项目,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改革创新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是对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推进“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的充分认可。未来,我校将继续发挥实践教学基地的育人功能,持续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推动立德树人工作再上新台阶。
作者:王宇琴 供稿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