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做好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12-03   点击数:

各部门、各二级学院:

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决定开展2021年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下简称“校级教改项目”)立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以课堂教学革命为重点,引导和鼓励全校教师和教学管理工作者,紧密结合学校实际,紧紧围绕现阶段重点任务和重要教学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大胆探索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手段,深入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强化教师教育特色,强化协同育人,加强教学信息化建设,改进教学管理、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等,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项目设置

(一)项目分类

2021年校级教改项目拟分为本科教育项目、继续教育项目、青年专项和其他项目。

1.本科教育项目:专门研究普通高校全日制本科教育教改问题,并由实际从事本科教育工作的任课教师或管理人员承担研究任务。

2.继续教育项目:专门研究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教改问题,并由实际从事继续教育工作的任课教师或管理人员承担研究任务。

3.青年专项:项目主持人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81年9月1日后出生)的均可申报,每二级学院最多可推荐1项。

4.职业教育项目:专门研究普通高校全日制职业教育本专科教育教改问题,由实际从事职业教育本专科职业教育工作的任课教师或管理人员承担研究任务。

5.师范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项目:专门研究师范教育、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问题,由实际从事本专科师范教育、教师教育课程、教学论课程的任课教师或管理人员承担研究任务,且有不少于3人的中小学、幼儿园任课教师参与项目研究。每二级单位最多可推荐1项。

6.新进教师研修项目:专门研究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教育教学基本问题,由2019年7月以后入职的新进专任教师主持,并由不少于2人的实际从事同学科高等教育工作的、具有高级职称的任课教师或管理人员参与研究任务。每二级学院最多可推荐1项。

(二)申报对象

1.项目面向全校在岗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申请人应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开展相应项目研究与改革实践的能力。

2.除新进教师外的专任教师申请项目,原则上应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年龄不超过50岁。

3.教学管理人员申请项目,原则上应具备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对应级别的行政职务,年龄不超过50岁。

(三)研究方向

2021年申报立项的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拟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个层级立项。

1.重点选题范围:

1.1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一流本科专业的建设、各类卓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的实践等。

1.2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融入、专业课程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课程建设思路与举措、课程思政实施思路与途径、课程思政推进与资源运用、课程思政教学创新等。

1.3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与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及考试评价改革、产学研政协同育人等。

1.4新工科、新文科、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新工科、新文科、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改革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培养的新体系等。

1.5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专业办学质量评价、专业认证、课程评价、考试评价和评价体系的智能化等。

2.一般选题范围:

2.1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落实、教书育人方法和方式的研究与实践、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等。

2.2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本科教育基础地位的落实、教学条件的保障、教学科研互动促进教学等。

2.3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关的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教学改革、课堂教学及考试评价改革、产学研政协同育人等。

2.4课程和教材建设。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大“金课”(线上、线上线下混合式、线下、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 “金课”)的建设与应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优化、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强化、教材建设与“马工程”教材的使用等。

2.5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实施。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实施的研究与实践等。

2.6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教育管理改革等。

2.7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高校教师与行业企业、实务部门专家互聘和联合编写教材、教学案例等。

2.8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优质课程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智慧教室环境下的教学方法改革和教学评价等。

2.9教学管理研究与实践。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计划、课堂教学、实验教学、教材选用、学籍管理、学风建设、专升本等。

三、申报要求

(一)申报项目要求

项目研究与改革应具备方向性、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实用性。

1.方向性。项目符合教育发展改革方向,符合本次教改立项选题要求。

2.科学性。项目研究目标明确,有较好的研究和改革实践基础,研究力量较强。项目研究设计科学合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反映教改项目立项的指导思想,体现教育改革发展新要求,改革路线清晰,改革举措切实可行。

3.实践性。项目注重实际应用,注重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结合,研究方法和实践途径可行。

4.创新性。项目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上具备一定的创新性。通过思想创新、理念创新、方法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推动办学理念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学院近3年已有相同或相近立项项目,或已有较为成熟研究成果的,如无创新发展原则上不再立项。
     5.实用性。项目预期成果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改善教学管理有指导作用和推广应用价值,项目完成后可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示范辐射作用。项目研究应具备方向性、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实用性。

(二)申报学院及限额要求

1.学院要求

申报学院应为本校教改项目研究提供一定的教学改革基础、环境和相应条件,在人员、政策上予以保证并形成激励机制;各学院要加强统筹,做好动员、组织工作,提高项目质量;项目组成员要分工明确,避免“搭车”现象。

2. 各二级学院严格按照申报限额表(见附件4)进行项目推荐,各学院推荐的重点项目数占比不得超过学院项目限额数的30%,各二级学院需对本院申报项目进行推荐排序后再交教务处。

(三)项目主持人要求

1. 实行主持人负责制。项目主持人必须对所申报项目的相关问题、国内外教学改革研究动态、我国高等教育相关政策有深入了解;曾做过相关课题的研究,并取得过一定研究成果。

2. 鼓励一线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积极承担教改项目研究。学院应积极组织新进教师搭配同学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促进新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3. 项目主持人不得同时兼多个项目的主持工作,同一项目不得多头申报。上一轮延期项目主持人不得申报项目立项,未通过结题验收的项目主持人不得申报或参与项目立项。

4. 项目主持人所在学院参与人原则上不超过5人。

5. 原则上,申报2021年省级教改项目但未入选的教改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

四、申报材料

2021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分为纸质材料报送和网络申报两个部分。

(一)纸质材料报送

1.《2021年度咸阳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见附件1,电子版为Excel格式,一式一份,签字盖章)。

2.《咸阳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见附件2,电子版为PDF格式)一式1份。每个项目申报材料用厚牛皮纸袋装好,并在纸袋外贴上项目申请书封面复印件。

3.申报书中涉及的论文、教材及教研、科研、获奖情况等支撑材料暂不报送,由学院负责审核,教务处调阅审核。

(二)网络材料报送

登录“咸阳师范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填报申报书等相关材料(操作流程见附件3)。

(三)申报时间和地点

1.纸质材料报送

2021年12月12日上午12点前,将附件1、附件2材料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科109办公室。

2.网络材料报送

2021年12月13日上午12点前,按要求上传申报材料电子版至评审网站,网上申报材料应与纸质材料一致。逾期报送或上传不予受理。

五、联系人信息

教务处联系人:
   王   静  029-33720476        手机:18691077327

尹朝朝    029-33720543        手机:16631107524

网络教学平台联系人:
   庄  永        手机:13006056691

附件:1.《2021年度咸阳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汇总表》

2. 《咸阳师范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报书》

3.2021年校级教改项目网络材料报送操作流程

4.各二级学院项目申报限额表

5.教学改革项目立项评审指标体系(参考)

                                                                                 教务处

                                                                             2021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