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原互联网+)(2024)咸阳师范学院校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05-20   点击数:

各相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给“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重要回信精神,“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工作,把创新教育贯穿教育活动全过程,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培育新质生产力发展新动能,学校决定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我敢闯,我会创。

二、组织机构

主办:教务处,

承办:化学与化工学院

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处长、招生就业处处长、学生处处长、校团委书记、科技处处长、财务处处长、国际交流处处长、各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管理和决策。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大赛的具体事务。化学与化工学院负责竞赛的报名、组织、选拔等具体工作。

三、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申报人)须为我校本科在校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不含在职教育)。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我校在编教师,也可以是外校教师或者企业行业负责人。项目报名须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加活动,允许并鼓励跨学院、跨校组建团队,高校主赛道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原则上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创业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四、总体目标

更中国、更国际、更教育、更全面、更创新、更协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和弘扬红色基因,聚焦“五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开启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新征程,激发青年学生创新创造热情,打造共建共享的创新创业盛会,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五、主要任务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详见《教育部关于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的通知》(教高函〔20249号)(附件1)。

六、大赛内容

(一)主体赛事。包括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和产业命题赛道(附件24)。

大赛将分为高教主赛道(含国际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下简称“红旅赛道”)、产业命题赛道等。国际参赛项目通过全球青年创新领袖共同体促进会官网(网址:www.pilcchina.org)进行报名,符合国际赛道的参赛队伍可直接报名,校赛不单独设立国际赛道,具体安排及报名时间另行通知。

1.高教主赛道:

参赛项目团队应认真了解和把握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及要求,结合项目类型(附件2)及项目实际,合理选择参赛项目类别。参赛项目不只限于“互联网+”项目,鼓励各类创新创业项目参赛,根据“四新”“人工智能+”建设内涵和产业发展方向选择相应类型。

据参赛申报人所处学习阶段,项目分为本科生组、研究生组。根据项目发展阶段,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均内设创意组、创业组,并按照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人工智能+”设置参赛项目类型,具体分为以下四组:

1)本科生创意组、研究生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2024429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2)本科生创业组、研究生创业组:参赛项目须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在2024429日前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项目负责人且为参赛企业法定代表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本专科生、研究生,或为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即2019年之后的本科毕业生、研究生学历毕业生);企业法定代表人在2024429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高教主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2.红旅赛道

红旅赛道主要目标为不断拓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时代内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眼入耳入脑入心,使广大青年学生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厚植家国情怀、扎根中国大地,用创新实践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将个人奋斗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的项目应符合大赛参赛项目要求,同时在推进农业农村、城乡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有创新性、时效性和可持续性。参赛项目须为参加“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的项目,否则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项目报名时,根据项目性质和特点,分为以下三组:

1)公益组:参赛项目不以营利为目标,积极弘扬公益精神,在公益服务领域具有较好的创意、产品或服务模式的创业计划和实践。参赛申报主体为独立的公益项目或社会组织,注册或未注册成立公益机构(或社会组织)的项目均可参赛。

2)创意组:参赛项目基于专业和学科背景或相关资源,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推动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参赛项目在2024429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

3)创业组:参赛项目以商业手段解决农业农村和城乡社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助力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共同发展,推动共同富裕。参赛项目在2024429日前已完成工商等各类登记注册,学生须为法定代表人。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定代表人的股权不得少于10%,参赛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1/3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允许跨校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项目的实际核心成员。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得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3.产业命题赛道

产业命题赛道要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立足产业急需,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将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促进学生了解产业发展状况,培养学生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能力,校企协同培育产业新领域、新市场,推动大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

参赛项目类型主要分为两组:

1)产教协同创新组: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深度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基于“四新”建设的内涵和要求,推动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各类难题,加速产业转型升级与迭代创新。

2)区域特色产业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聚焦举办地上海的三大先导产业——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及相关各类产业,提出具有创新性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构建具有竞争力的区域产业生态。

产业命题赛道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一题参加比赛,允许跨校组建、师生共同组建参赛团队,每个团队的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须为揭榜答题的实际核心成员。

项目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生(包括本专科生、研究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全日制学生(即2019年之后的本专科毕业生、研究生);参赛项目中的教师须为高校教师(2024815前正式入职)。

参赛团队所提交的命题对策须符合所答企业命题要求,命题企业将对命题对策进行契合度审核评价。参赛团队须对提交的应答材料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或物权。所有参赛材料和现场答辩原则上使用中文或英文。

(二)“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附件3)。

(三)产业命题赛道方案(附件4

七、参赛要求

(一)参赛项目能够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各领域现实需求,充分体现我校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培育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制造业、农业、卫生、能源、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人工智能、数字技术与教育、医疗、交通、金融、消费生活、文化传播等深度融合(各赛道参赛项目类型详见附件2-4)。

(二)参赛项目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健康、合法。不得含有任何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内容。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参赛项目如有涉密内容,参赛前须进行脱敏处理。如有抄袭盗用他人成果、提供虚假材料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违背大赛精神的行为,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资格、所获奖项等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三)参赛项目只能选择一个符合要求的赛道报名参赛,根据参赛团队负责人的学籍或学历确定参赛团队所代表的参赛学校,且代表的参赛学校具有唯一性。参赛团队须在报名系统中将项目所涉及的材料按时如实填写提交。已获本大赛往届总决赛各赛道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报名参加本届大赛。

(四)参赛人员(不含产业命题赛道参赛项目成员中的教师)年龄不超过35岁(198931日及以后出生)。

(五)各学院要严格开展参赛项目审查工作,确保参赛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审查主要包括参赛资格以及项目所涉及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财务状况、运营、荣誉奖项等方面。

八、赛程安排

(一)校赛报名阶段(520日—31日)

1.各学院动员本学院在校生和符合条件的毕业校友,根据以往学科竞赛获奖成果、“挑战杯”、“创青春”竞赛、大学生科技立项、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其他创新创业大赛等,进行资源整合,培育参赛项目,组建项目团队,广泛动员学生报名参赛。同时挖掘本单位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源(特别是学生参与的产学研项目,学科竞赛成果等),动员教师指导学生培育参赛项目,选择参赛组别。

2.为做好我校学生参赛工作,所有参赛团队必须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进行报名,在“资料下载”板块可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指导报名参赛。通过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进行赛事咨询,提交最终参赛《项目(商业)计划书》,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2024520日,报名截止时间另行通知,在此期间各团队可在网上修改上传。

3.参赛团队将撰写的《项目(商业)计划书》交所在学院,各学院统计参赛项目数量报竞赛组委会办公室,组委会办公室对各学院参赛项目进行网上核准,并根据网上报名数的30%分配各学院(团队)校赛参赛名额。

(二)学院(团队)初赛(527日—531日)

1.各学院(团队)组织专家(导师),对参赛项目进行排序评审。

2.各学院(团队)按照分配的校赛参赛名额(以组委会办公室公布的校赛报名名额为准)推荐项目参加校级比赛,并将《咸阳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校赛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5)《项目(商业)计划书》和支撑材料(创业组参赛团队还需提交组织机构代码证、营业执照复印件及专利、软著、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其他佐证材料电子版,按照推荐顺序,以推荐顺序—项目名称—材料类别命名)以学院(团队)为单位收齐后,于531日前报送至实验楼207办公室,电子版发送至黄四平老师邮箱(405131136@qq.com)。

(三)校级比赛(61日—615日)

1.校级复赛(61日—67日)书面评审。校赛组委会组织专家通过查看参赛项目书面资料,择优选拔进入校级决赛。

2.校级决赛(68日—615日)。决赛采用路演答辩的方式,评委审阅项目计划书、1分钟展示视频及其他佐证材料,项目团队进行答辩和评委提问10分钟。每个团队需提交答辩PPT以及3分钟的视频(视频请选择aviwmvrmvbrmflashmp4格式,大小不超过500M),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四)备战省赛(78月)

1.校赛组委会根据我校参加省赛的分配名额,综合校赛情况,择优推荐代表学校参加省赛的候选项目。

2.校赛组委会办公室协同相关学院和部门,对入围省赛的候选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做好信息跟踪、技术支持、优化包装,全力备战省赛。

九、竞赛工作要求

1.积极宣传,广泛动员。各学院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面向学生和教师解读文件精神,重点组织已创业成功的毕业生和在校生参加创业组比赛,组织参加过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学生参赛,支持学生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跨年级混合组队参赛;支持鼓励教师参与产业命题赛道,带领学生创新创业。

2.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各学院要成立由院长牵头、学院相关负责人和竞赛项目指导教师组成的竞赛工作组,认真研究制订工作方案,确保参赛项目数量和质量,做好竞赛参赛工作,加强经费和制度保障,切实为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参加竞赛提供较好的条件支持。

3.加强指导,注重实效。此项竞赛历时较长,时间节点较多,各单位要认真做好对参赛项目团队各环节的指导工作,力争通过创新大赛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工作机制,深入挖掘我校在校学生和毕业校友中的创新创业优秀典型,发挥创新创业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营造浓厚的校园创新创业文化氛围。

十、竞赛工作联系方式

1.联系人及办公地点:

教务处联系人:刘  冰(33720572)教务处1-109

化学与化工学院联系人:黄四平(15029306491)实验楼207办公室

2.电子邮箱:405131136@qq.com



附件: 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赛通知附件.zip





                                                                           教务处

                                                                        202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