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咸阳师范学院关于开展首批微专业项目申报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5-06   点击数:

各二级学院:

为贯彻落实《陕西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发布“双千”计划急需紧缺“微专业”建设方向的通知》(陕教生办〔2025〕7号)文件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服务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学校决定启动首批微专业建设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对接陕西省“双千”计划重点产业领域,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应用、数字营销、文化旅游等区域急需方向,构建“小而精、专而新”的微专业体系,培养具有跨学科能力和行业实践技能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申报要求

1.建设方向聚焦以下12大重点领域

序号

重点产业领域

建设方向(建议)

备注

1

新一代信息技术

网络与信息安全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AI+物联网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运维

大数据分析技术

计算机学院

及有意向申报此方向的相关学院

2

人工智能应用

智能数据工程与标注技术

自然语言处理与对话系统开发

大模型微调与行业解决方案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

AI 艺术设计

计算机学院

设计学院

及有意向申报此方向的相关学院

3

新材料技术

海洋材料与再制造技术

半导体材料与器件

新型玻璃装备智能制造技术

智能材料与器件

增材制造工程

化学与化工学院

及有意向申报此方向的相关学院

4

新能源和节能环保

碳中和技术

光伏储能工程

清洁能源与低碳技术

能源经济

智慧能源与虚拟电厂

有意向申报此方向的相关学院

5

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智造工程

新能源电池科学与技术

动力电池检修技术

新能源汽车技术

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

有意向申报此方向的相关学院

6

高端装备制造

复杂装备/数字挛生 光电显示技术

智能制造工程

智能装备控制技术 智能激光装备

有意向申报此方向的相关学院

7

低空经济

无人机应用技术

低空技术与工程

低空无线通信技术及应用

航空摄影

低空信息感知与系统安全

有意向申报此方向的相关学院

8

生命健康

康养护理

健康医疗大数据

药物临床试验研究与监管

养老服务管理

药膳康养

经济与管理学院

体育学院

及有意向申报此方向的相关学院

9

智慧生态与农业

种子科学与工程

乡村旅游开发与管理

功能农业与功能食品

农业与数字经济

智慧畜牧养殖

有意向申报此方向的相关学院

10

数字营销

直播营销与数字化转化 短视频制作与运营

品牌数字化推广应用

商务数据分析

影视创意与数字文化传播

经济与管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

及有意向申报此方向的相关学院

11

文化旅游

文旅融合创新与实践

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

民宿康养与数字化运营管理

文化创意旅游

文化产品创意设计

经济与管理学院

设计学院

及有意向申报此方向的相关学院

12

商务贸易

商业数据分析与决策

数字贸易与商务

智能财务管理

涉外知识产权

跨国品牌运营与管理

经济与管理学院

文学与传播学院

及有意向申报此方向的相关学院

2.申报学院:微专业申报,原则上应上表中建议方向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学校将择优推荐至省厅备案

3.微专业课程设置:每个申报的微专业需开设5-8门核心课程,总学分10-16学分。课程体系需包含理论、实践、实训模块,实践学分占比不低于30%。

4.授课要求:申报的微专业需于2025年7月前,完成首批微专业招生、开课及实践教学,确保学生获得学分认证。示例:短视频制作与运营方向可设置《短视频策划》《数据分析与流量运营》《校企联合实战项目》等课程。

5.招生规模微专业计划招生10-50人,面向全校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开放招生。

三、申报程序

1.各意向申报学院组织填写《高校“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备案表》(附件1)《“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汇总表》(附件2),均签字盖章后,2025年5月7日中午12点前提交1式1份纸质版至教务处教学科1号楼109室郭丹洁老师处,同步提交材料http://5e42ndqk.mh.chaoxing.com,电子版发至邮箱:113559579@qq.com

2.教务处组织专家评审,择优立项。立项的微专业将5月8日报省教育厅备案。

四、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压实责任:

各二级学院须严格对照建设方向,结合学科优势和区域产业需求,科学设计课程体系,确保微专业“小而精、专而新”。由学院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组建“校内教师+行业专家”双导师团队,统筹推进申报与建设工作。

2.严格时限,高效落实

各二级学院须严格按照申报时间节点提交材料,逾期视为自动放弃。各申报学院须保证于于2025年7月前完成招生、开课及实践教学,并定期向教务处报送教学进展报告。

3.强化保障,注重实效

学校设立一定的微专业建设专项经费,用于课程开发、企业合作及实践教学。各二级学院制定“微专业学分可替代通识选修课或专业拓展课学分”的相关制度,学院争取与合作企业达成协同育人协议,可为获证学生获得优先推荐至合作企业实习就业的机会。

联系人:王静、郭丹洁 电话:029-33720543

邮箱:113559579@qq.com
附件:

1.高校“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备案表

2.“双千”计划“微专业”设置汇总表


教务处

                   2025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