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师院发〔2014〕37号
专业建设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规范我校新办本科专业建设,不断提升新办本科专业的办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意见。
一、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积极引进一些新办本科专业的学术带头人、主干课程的骨干教师,使新专业的核心师资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
2.加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教师资源,挖掘潜力,实现人才共享。
4.部分新办本科专业可采取兼职教授及外聘教师相结合的办法弥补新办专业教师的不足。
二、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结构
1.各新办本科专业要将课程体系与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在专业定位准确的基础上优化课程体系,进一步修订、完善本专业的培养方案。
2.各新办本科专业的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应按照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对该专业所要求的内容来设置,同时可借鉴其他国内外高校中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并按照我校的办学特色逐步完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
3.各新办本科特设专业的课程体系,要充分进行调研,了解国内外高校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根据学科特点、社会需求情况以及我校办学特色,逐步完善专业课程结构,优化课程体系。
4.学校将为新办本科专业的课程建设创造条件,做好这些专业课程的建设,并力争从中建设出一批精品课程。
三、选用优秀教材,加强教材建设
1.各新办本科专业,尤其是主干课程,要以引进和选用国内外的优秀教材为主导,并要做好教材选用的评估与论证。
2.一些有基础的新办本科专业可以组织高水平教师编写有质量、有独创性的教材。
四、严把教学质量关,提高教学水平
各新办本科专业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严格执行学校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各院系要按照本院系的学科、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各新办本科专业教学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提高各新办本科专业的教学水平。
五、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1.加强实验室建设,进一步规范实验教学程序,强化对实验教学过程和质量的监管。
2.进一步优化实验课程结构,逐步提高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确保主干实验课程的实验开出率。
3.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拓宽学生实习渠道。
4.加强学生专业实习的指导和管理,严格执行过程管理和质量监控。
5.加强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和管理,抓好学生毕业论文指导教师配备、撰写过程指导、中期检查、评阅、答辩、成绩评定等几个主要环节。
六、重视就业指导,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1.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为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创造更多的机会与条件。
2.充分运用各种社会信息资源,改善各项就业指导配套措施,开拓就业市场,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